2017年6月30日,我跟随二建集团党员们开始赴延安红色教育之旅。亲眼见到了传说中的延安、杨家岭、宝塔等革命圣地,亲身感受延安精神的内涵,接受了一场红色的心灵洗礼。
早上7点从兰州出发,经过长途的颠簸,一路感受延安革命老区的面貌,黄土高坡,天高地阔,丘壑纵横,古朴浑厚,只有这样的风土才能养育出勇敢淳朴的老区人民吧。到达延安已经是晚上的十点多了。我一直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吃完饭和几个党员约上一起去看延安的夜景,延安以三山两河而闻名,夜晚的清凉山和宝塔山格外绚丽多彩。
7月1日,在党的生日这天,我们首先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丰富的人物模型、沧桑的历史图片,生动具体的文字介绍,再现了革命延安的生产、生活、战争、文体情况、听着讲解员的讲解,看到当时保卫人员用的步枪、干粮袋、背包等,还有当时为了打破日军及国民政府对延安经济封锁,我党为了生产自救开展运动时用的棉花,纺车,农具等。最感动的是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也帮着纺线。大家伫立在大刀、长矛、土地雷和步枪前,仿佛追溯着历史的足迹,回到了那战火风飞的年代,看到了当年的战火硝烟。
早上10点多,达到杨家岭革命旧址,早上的朝阳初上,霞光万丈,群山中的泽地一片安详。青砖灰瓦的建筑,门前一片青草,两颗翠柏。里面几排破旧的桌椅,若不是门口的牌子,任谁也想不到这就是中央七大会址吧,走进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军所住的窑洞,在缅怀先烈的同时,体会延安精神,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前辈在严峻形势下追求理想的种种艰辛。
中午12点多,我们爬上了宝塔山,宝塔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楼定宝塔山”著名文学家贺敬之热情的讴歌了宝塔山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在宝塔山上,面对党旗,党员们郑重举行了宣誓仪式,刘书记代表党组织给大家做了重要的讲话。
下午继续向南梁革命纪念馆出发,虽然山路崎岖,一路上又是修路,比预计的时间迟了四个半小时,但党员们毫无怨言。下午八点多到达了南梁革命纪念馆,南梁是革命的摇篮。1934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时期我当“硕果仅存”的根据地,是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八路军北上抗日的出发地,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这次红色之旅时间虽然短暂,使我收获颇深,延安精神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当年延安精神指引着革命打下江山,今天的我们更需要将他发扬广大。结合我们工作实际,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加强学习,提高能力,要把这次延安学习作为新起点。作为建筑企业的一名员工,结合自己岗位的实际,以身作则,艰苦奋斗,努力工作,开拓进取,埋头苦干,带头坚持和发扬时代需要的艰苦创业的延安精神,真正把延安精神存之于心、践之于行。要摆正位置,努力在实践中体现党的宗旨,把心思谋在公司的发展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延安精神。让我们把延安精神带到今后的工作中,让二建集团的发展更上层楼!
第三工程公司 廖海燕